法庫亞.佐坦(Vakulya Zoltan)

介紹

李貞葳╳法庫亞.佐坦(Vakulya Zoltan),LEE\VAKULYA 由李貞葳與法庫亞・佐坦共組的藝術團隊。兩人專注於發展自身的舞蹈語彙與舞台創作、展覽、工作坊等。在創作上他們觀察、反映社會, 關注⾝體與社會環境如何互動與連結。2023年奪下台新表演藝術獎與2020年東元藝術獎,並曾獲提名 Total Theatre Awards與塞爾維亞最佳編舞獎。

資料來源:1.

近期演出

劇照

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

安娜琪舞蹈劇場

成立於 2010 年,舞團名稱來自英文「Anarchy」的音譯。以當代舞蹈為主要創作形式,藉純舞蹈創作思考人與人的關係連結,亦結合科技創作深探人與科技的進退哲思。舞團以肢體的覺察為基礎,嘗試突破劇場形式,探索時間、空間、物體,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。作品形式涵蓋劇場、舞蹈科技與裝置作品,近年屢獲國際各大舞蹈節、藝術節邀演。2016年獲德國舞蹈年鑑Tanz選為年度舞團之一;2019年作品《永恆的直線》獲第十八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提名。

両両製造聚團

吳維緯、左涵潔,兩個什麼都做的劇場雜工,在劇場一直以不同職稱交叉合作,他們是舞者是舞監是執行製作是演員是設計,這一切,就為了多在劇場待一秒鐘。這一次,希望這一秒鐘能留下更多,於是兩個人在2014成立了両両製造聚團,讓喜歡劇場的兩人可以把對劇場的愛更加超展開,以更多面向與可能性的創作走進劇場,期待劇場作為對生活、社會與人對話的有機體。

P.OR.K(瑪琳.蒙泰羅.弗雷塔斯的舞團Marlene Monteiro Freitas)

P.OR.K 是編舞家 Marlene Monteiro Freitas和朋友們一起創立的表演藝術組織。 2025年3月,弗雷塔斯與P.OR.K 來台演出《酒神有沒有派對》BACCHAE - PRELUDE TO A PURGE(2017) 巡迴檔期 MAL - Embriaguez Divina at Théatre Garônne 24 - 26.01 Toulouse

財團法人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(雲門舞集)

CLOUD GATE 雲門舞集 倫敦泰晤士報:亞洲第一當代舞團 法蘭克福匯報:世界一流現代舞團 英國國家舞蹈獎:傑出舞團獎 1973年,林懷民以中國最古老的舞名「雲門」為名,創辦「雲門舞集」。這是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,也是所有華語社會的第一個當代舞團。林懷民擔任舞團藝術總監46年。2020年,鄭宗龍接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。2023年,雲門迎來50週年。 舞團長年海外巡演,以獨特的動作語言,傑出的舞作,精湛的舞技,獲得各國熱烈讚美和獎賞,被譽為「世界一流現代舞團」。2018年,雲門從全球重要舞團脫穎而出,獲頒英國國家舞蹈獎的「傑出舞團獎」。 「為所有人起舞」是雲門創

翃舞製作 Hung Dance

  翃舞製作,為臺灣當代舞團。成立於2017 年 5 月 5 日,由編舞家賴翃中擔任藝術總監。以『翃』字作為團名,翱翔之意。舞團以年度製作、國際共製計畫、國際巡演三個主軸為發展方向,國內外巡演至今已逾200場次。並舉辦「漂鳥舞蹈平臺」積極鼓勵青年編舞家創作及媒合國際資源。 作品以藝術總監賴翃中為核心,舞作回應人心、土地、世界、與當下;將內在情緒與外在身體狀態導入舞蹈肢體中,關懷人群及自然間的細微關係,並延伸太極元素融合當代思維,耕耘翃舞的舞蹈語彙並發展自身的舞蹈訓練系統。 短篇作品《羽人》(Birdy)投件至國際編舞大賽及藝術節,獲得13座國際獎項,足跡遍佈歐、亞、美、非洲;

聚合舞 Polymer DMT

舞團介紹 聚合舞Polymer DMT是一個同時駐點在德國與臺灣的跨域創作團隊。由初期以肢體創作為主的舞蹈劇場作品,到近年來聚焦在類紀錄式的舞台創作、限地創作,結合影像與多媒體,同時也觸及兒童與青少年觀眾群。長年來經營與世界各地的藝術機構進行國際交流或長期合作。以應用劇場創作做為溝通的途徑,立足於亞洲和歐洲之間的深度轉譯與交換,聚焦在來自不同文化和不同背景的人們,如何建構共同的生活,創作多以社會議題出發,尤其是在跨文化命題下的身份探索。 近期作品 2023 身份系列三部曲《我的名字,Kim》 2021 因果之舞藝術節《Nano Giants 奈米巨人》 2021 身份系列